一、方案背景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水肥一體化技術作為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作物高產優質的關鍵手段,其設備運行的穩定性與管理的精細化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效益與環境可持續性。
傳統水肥設備監控依賴人工巡檢與經驗判斷,存在數據獲取不及時(難以實時掌握設備狀態)、故障發現滯后(問題累積導致損失擴大)、運維效率低下(需現場排查且響應速度慢)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農業對水肥精準調控、高效運維與綠色生產的需求。
現要求對水肥智能設備進行物聯網升級,實現全流程設備狀態監控與智能化運維管理。物通博聯
物聯網網關通過接入田間水肥一體機PLC、傳感器(土壤濕度、養分含量、氣象參數)、執行器(電磁閥、水泵)等設備,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環境參數,實現水肥設備遠程監控、異常自動告警、智能運維調度及數據驅動優化決策,為現代農業“精準、高效、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支撐。
二、實現功能
1. 多設備數據兼容與實時采集
兼容水肥一體機、土壤傳感器、氣象站、電磁閥、水泵等多類型設備數據,實時采集模擬量(如土壤濕度、EC值、pH值、流量、壓力)及數字量(設備啟停狀態、故障信號、電磁閥開關狀態)等關鍵指標,確保數據全面性與實時性,為精準調控提供依據。
2. 可視化組態與動態展示
實現可視化組態功能,實時展示田間水肥設備運行狀態,包括水肥一體機工作模式、流量、壓力,土壤濕度/養分分布圖,氣象參數(溫濕度、光照、降雨量),電磁閥/水泵啟停狀態等信息,支持多維度數據對比與時空趨勢分析,幫助農戶直觀掌握設備與環境狀態。
3. 智能預警與多渠道告警
支持自定義預警閾值與告警規則,當土壤濕度過低、養分失衡、設備故障(如水泵堵塞、電磁閥卡滯)或環境參數異常(如極端天氣)時,自動觸發微信、短信、APP推送等多渠道告警機制,確保農戶或運維人員及時響應,減少作物損失。
4. 運維任務管理與智能化調度
基于設備運行數據與歷史故障記錄,自動生成運維計劃,合理分配維修資源,記錄運維時間、操作步驟、更換配件等信息,建立規范化運維流程。
同時,支持遠程故障診斷與程序升級,減少現場巡檢頻次,提升運維效率。
5. 水肥策略優化與決策支持
結合作物生長模型與環境數據,動態調整水肥供給策略,實現按需灌溉與精準施肥。
通過分析歷史數據與行業標桿,提出設備升級建議(如更換高效泵、優化管網布局)與種植管理優化方案(如調整輪作周期、改進覆蓋技術),助力農業降本增效。
6. 多維度報表生成與生產分析
生成日/周/月/季報表,涵蓋設備運行時間、告警記錄、水肥消耗量、作物生長指標(如株高、葉面積指數)等關鍵信息,結合產量預測模型,評估水肥設備投入產出比,為農戶提供量化決策依據,推動農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